close

20090223-0001

 

 

 

 

 

 

 

 

 

 

 

 

 

專輯名稱:巴哈去非洲 Lambarena - Bach To Africa
藝 術 家:休斯·德·庫森 Hughes de Courson
音樂類型:World 世界音樂
音樂風格:Classic,World,Fusion
專輯時長:48:42
發行公司:Sony Classical

  1. 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2. Sankanda
  3. Mayingo
  4. Herr, unser Herrscher
  5. Mabo Maboe
  6. Bombe
  7. Pepa Nzac Gnon Ma
  8. Mamoudo Na Sakka Baya Boudouma Ngombi
  9. Agnus Dei
  10. Ikoukou
  11. Inongo
  12. Okoukoue
  13. Lhr Lieblishste Blicke, ihr freudige Stunden

20090223-0009 20090223-0008 20090223-0007 20090223-0006 20090223-0005 20090223-0004 20090223-0003 20090223-0002 20090223-0010

史懷哲生平簡介

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非洲聖人史懷哲博士(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德(裔法)國人;出生於阿爾薩斯(Elsas)的一個小鎮凱撒堡(Kaysersberg)。這是位於法國中部的東方,與德國相鄰界的萊茵河西側地方,所以當地人以德、法語作為通用的語言。史懷哲在孩童時期即能自如地使用兩國語言。根據他的講述,家庭裡寫信時習慣用法文,著述和演講時用德文。當時阿爾薩斯正屬於德國,所以史懷哲的母語應該是德文。因為有雙語的環境,造就他後來以法(1905年)、德(1908年)兩種語言完成『巴赫傳』這不朽名作。這本書也是今日音樂學者研究巴赫的經典著作,它也是巴赫音樂最有力的福音宣揚者。
或許是受其祖先影響(阿爾薩斯祖先中有牧師、老師和管風琴師),史懷哲極賦有音樂方面的天份。五歲跟外祖父學鋼琴,七歲時便寫了一首讚美詩,並編寫和聲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歲還踏不到踏板就開始彈奏昆士巴赫(Gunsbach)教會的管風琴。他傳承來自祖父對管風琴的熱情,經常關心各地的管風琴與其製作方法;同時也是一位風琴即興的高手。不論旅行或經過哪一個城鎮,一定會去參觀管風琴,其它的雜事可以棄置不顧,不然的話,他心理會覺得揣揣不安。例如在路茲倫的禮拜堂要安置優秀的管風琴時,史懷哲專程去參觀如何安置;九歲時曾在一次禮拜中代替正式的風琴師演奏,並獨當一面的開始在教堂禮拜中擔任司琴的工作。十五歲拜改革宗聖司提反教堂風琴名師尤金.孟許(Eugen Munch)學管風琴,這是史懷哲生命中第一次與巴赫的邂詬。十六歲准許在禮拜中接替游其納.孟哈的司琴工作,並在聖威廉教堂(St.Wilhelm)擔任巴赫清唱劇與受難劇的管風琴合唱伴奏。年輕的史懷哲也相當喜愛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的作品,不管是歌劇「唐懷瑟」(Tannhauser),或是千里迢迢遠赴拜瑞德(Bayreuth)聆賞巨大的連篇樂劇「尼貝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ebelungen),甚至後來還發展到與華格納夫婦成為友誼的關係。

十八歲到法國巴黎追隨著名的管風琴泰斗魏多(Charles-Marie Widor,1844-1937)學琴,同時還拜菲利浦(J.Philipp)學鋼琴。當時的史懷哲正在斯特拉斯堡(Strasburg)研讀神學與哲學;魏多教授一向只收在音樂學校主修的學生,但史懷哲在其面前彈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賞識他,稱許他,立刻收他作學生,同時預料他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導史懷哲,並以優美的立體感來演奏。因他的教誨,使史懷哲明白在音樂中建築美的意義。

二十三歲拜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高徒杜勞特曼(Marie Jaell Trautmann)學習鋼琴。史懷哲在二十五歲時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師,但他同時也正在研究音樂理論,並開始管風琴音樂演奏方面的事業。二十六歲時已有哲學博士學位。三十八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稍後年間著手寫巴赫管風琴樂的詳盡書籍,一方面也同時舉行管風琴音樂演奏會。

當三十八歲第一次向非洲出發時,巴黎的巴赫學會不忍心使這位音樂天才被埋沒於非洲叢林裡,便贈送史懷哲一項意想不到的禮物;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噸重的鋼琴,它有大風琴(Great)一樣的鍵盤,並附有管風琴踏式板(Pedal)。為了對抗非洲經年潮濕的氣候和白蟻,鋼琴的表層全部用鋅細心鍍過。這部構造異常特殊的大樂器,後來陪伴史懷哲在非洲度過半個世紀的歲月。

來自內心的呼召,史懷哲決定以一個牧師與醫生的身分進入非洲,幫著關懷生命。這樣的動機,促使他在非洲喀麥隆的蘭巴倫納(Lambarena)的醫療工作長達三十五年;在所有上帝兒女中,史懷哲是實踐基督真理的一位偉大信徒,可稱為聖方濟第二。雖然在三十歲才頓悟了「非洲叢林醫學」,神也沒有因此奪去他的藝術生涯,更反而意外地成就他在音樂領域的恩賜。

這位在哲學、醫學、神學、音樂四種不同領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世紀偉人,我們確實很難了解在他的生命中,究竟哪一樣比較重要。當然,史懷哲決心實踐直接獻身服務人群的時候,他已經打算放棄其它的三種事業。然而由於上帝的美意,加上他個人堅定的意志力,上帝把四種事業巧妙、和諧地調配在史懷哲一天工作十六小時的時間表裡。

為何身為學者、巴赫專家、管風琴建築師與演奏家的史懷哲,原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他的一生奉獻給音樂,最後卻反而選擇叢林醫院?原來在一九○四年(二十九歲)的一個聖靈降臨節早上,他看到了一本巴黎傳教者協會的刊物。書中全是寫一些非洲叢林需要醫療服務的呼籲,其中一篇題為「剛果區傳教工作的需要」。這篇文章這樣寫道:「在非洲大陸叢林中,生活著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該地沒有傳教士,生病時沒有藥吃,他們不懂真理、知識低落……凡是那些能堅決回答上帝的呼召,勇敢地說:『主啊!我要跟隨您』……」。這時史懷哲口裡也跟著唸道:「當主耶穌點頭示意的時候,懂得說:『主啊!我要跟隨您』的人,就是我們需要的人。……」這時他知道自己長期曾在二十一歲那一年(一八九六年)下過決心:「三十歲以前要把生命獻給傳教、教書與音樂,要是能達到研究學問和藝術的願望,那麼三十歲以後就可以直接進入一個立即服務的方向,把個人奉獻給全人類。」終於到了要步上人生另一個階段!接下來便一一實踐自己的諾言,除了在斯特拉斯堡獲得哲學與神學博士學位外,也在非洲醫院裡將知識與經驗結合,並把他的信仰付諸實現。他就這樣過著遵行耶穌誡命,事奉與犧牲生涯,遠離文明世界的人。

當史懷哲決心要進入非洲工作時他也明白,即一但開始了在非洲的工作,便等於自己藝術生涯的結束。若久不練琴讓手腳因生鏽而不用,要拋棄應該就比較容易。但有一天晚上心情鬱悶,而正在彈巴赫的一首賦格時,突然亮起了一個念頭:「不是可以利用在非洲的空閒時間,磨練和加深自己的琴藝嗎?」這樣的想法萬萬也沒想到,造就他前後進出非洲十三次常只是為了非洲醫院的募款音樂會。在這期間(例如:一九三二年西敏寺聖瑪格麗特電台錄音廣播,以及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斯特拉斯堡聖歐瑞利亞教堂,為倫敦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所灌錄的巴赫管風琴演奏曲唱片,被視為音樂界難忘的成就之一(後來Pearl公司曾自史懷哲在1935/36年所錄製的唱盤中轉錄至 CD,編號是GEMM CD9959)。史懷哲在歐洲旅遊同時,除了開演奏會以外,並設計、改造、拯救以免毀壞的管風琴,並將所賺的收入用來蓋非洲蘭巴倫納的醫院。這樣偉大的奉獻精神一直被世人傳頌著。 (以上資料取自偉人傳奇)

”馬友友”

馬友友 的父親馬孝駿 是中國的音樂教師,1930年代為追求歐洲音樂而負笈巴黎,1955年生下馬友友,在兒子四歲時, 即給他一把小型的大提琴,小小個子的友友墊著三本電話簿開始猛練起來,父親要他每天只練兩 小節,但是一定要背好。友友回憶兒時的情景說:「我必須拉得很正確,如果有錯誤就要把同樣 一個樂段反覆拉三次。」五歲時友友已能夠把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演奏得很好了。七歲那一 年全家移居紐約,史坦發現了友友的才華,經由他努力奔走,馬孝駿得以在紐約某個學校裡擔任 教職,史坦的子女亦在該校教書,馬友友被帶到巴布羅、卡薩斯那裡,這位大提琴界的長輩認同 馬友友的天份,但是他說:「這麼小的小孩你們對他有什麼打算?不如讓他去玩吧!」

才華雖然有,但是離卡內基大廳之路尚很遙遠。友友又被帶到茱麗亞音樂學院, 拜師雷納德、羅斯之門下,羅斯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友友的年紀非常小,但是他 已具備了非凡的天份!」友友的演奏技巧非常完美,慢慢地,老師無法傳授的內在性音 樂感也發展出來。「他十七歲的時候,演奏舒伯特“琶音琴奏鳴曲”展現了大提琴家的 台風與氣度,我當場感動的流下淚來」。馬友友的外型讓人覺得是個聽話用功的好學生 ,其實在少年時期他也和一般年輕人一樣有所謂的反抗期。十五歲那年,頭一次離開家 參加音樂夏令營時,便出現這種徵兆。「我完全把秩序給搞亂了」像他自己述說的那樣 ,少年馬友友成為一匹脫疆野馬。之後,他又做出許多瘋狂而愚蠢的舉動,令別人大皺 齊眉。他在餐桌上呼呼大睡,經常酗酒醜態百出,壞事做盡。就在這時候,音樂上的監 護人史坦又出現了,史坦的解決方法是,“友友在茱麗亞已經無法再學到任何東西了, 送他去哈佛學習如何修身養性”。馬友友於是進入哈佛,除了音樂之外,他還選修生物 社會學及德文,研究杜斯朵也夫斯基的作品。史坦的確有先見之明,哈佛的教育使馬友 友如同脫胎換骨,他潛心哲學,愛上書法及下棋,喜歡讀塞班提斯的唐、吉哥德。在音 樂方面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他不但演奏卡巴列夫斯基與芬玆的大提琴協奏曲並且把布拉 拇斯的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改編成大提琴曲。

雖然在法國出生,在美國成長,但是馬友友的家庭仍然保持著中國固有的傳統。 他從未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在三種文化中浸淫成長的馬友友說:「研究了歷史學與人類 學之後,我才知道不同種類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種類的人類,也才能體會像我這樣的背景 也有愉快地統合一切的方法!」從馬友友演奏的音樂中,我們可以明白他具有感覺各種 異質事物之能力,從巴赫到爵士,包括了東方音樂以及現代音樂。

馬友友在72年起展開一連串的演奏活動,被肯定是年輕一輩的大提琴演奏家頂 尖好手。熟鍊自在的技巧,優美典雅的音以及發自內心的音樂感就是最吸引人之處。(以上資料取自)

Hughes de Courson  此人資料查不到

這張專輯之所以叫”巴哈去非洲”是為了記念史懷哲到非洲行醫.而史懷哲本身是醫生外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他最喜歡的也是巴哈的曲.而馬友友也發行很多大提琴演奏巴哈的曲專輯..so....這張馬友友大提琴的部份佔的比例不高..有聽過古典樂嗎?有聽過馬友友的大提琴嗎?有聽過非洲土住音樂嗎?有聽過電子樂嗎?..都有吧..那...全部融合在一起勒??這張是在1995年算算應該有12年了歐.這張蠻偶然中發現的..

整張曲風我覺得實驗性質比較多..所以我也算買的很.很有勇氣..當歐陸古典碰上非洲土著音樂.當過往碰上現代.能激發出什麼火花??????不喜歡聽的.就感覺有點..OVER了...覺得原來古典樂也可以這麼野性.非洲土著音樂也可以這麼感性 .這張專題雲門舞集也有採用過..如果你是有冒險精神的人..這張還蠻值得你在音樂中探險一下

ps:沒寫過這麼難寫的網誌.以前讀書都沒這麼用功過. 在這p2p瘋狂使用的年代.反正現在大家都瘋了.股票都敢買的話.不差這張cd啦.冷到不行的一張專輯..在音樂中探險吧. S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Kevin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