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216-0002  12月16日在台南文化中心欣賞,開幕前總覺得這場地有很大得疑惑,南部的藝文演出場地始終沒有改善,對這樣的劇團是否能有一定水準演出蠻懷疑的,因為台南文化中心的舞台真的太小。

開演那一幕利用布幕半透光的特性,以內外差燈光控制的很棒,有點FU,演出水準不錯至少對的起票價,只是南部沒有大型演出場地,場地小的困窘,對演出的效果,失分不少(至少我覺得如此)。舞台燈光控制的相當不錯 對舞曲演出氣氛營造的超棒,現場的音樂以LIVE  BAND(大河樂團)並非以音樂帶取帶之,樂手串場演出,尤其鼓手,打得超HIGH的,唯一的遺憾應該是音響部份,音量沒掌握好,活像台灣野台戲---吵到不行

有沒有驚喜的地方?????”有” 根據上次去聽保羅帕茲Paul Potts演唱會的經驗,我知道節目冊要錢,所以100元我拿出來了,還是驚訝,因為這次一本要300元(一場電影票價) 更驚訝的是...............好大一本(環保阿 懂不懂什麼叫環保).

還有沒有驚喜的地方?????”有”中場休息看見口吃檳榔看起來像兄弟的中年人走出來,嘴巴(不是吐血)碎碎念(不是念經歐)阿這a是地跳蝦會,我覺得,我深深的覺得,台灣的兄弟越來越有希望,台灣的前途越來越光明,阿福氣啦! 

以下摘自寬宏藝術節目冊

20081216-0001【大河之舞】首次在都柏林開演,即便是在震天作響的踢踏聲與迴盪的音樂中你都可以聽到觀眾驚訝的喘息。沒多久,一陣歡呼與大叫爆開來驚喜的聲浪在空氣中快速的傳遞。毫無疑問的,這是因為大河之舞釋放出的舞蹈能量它令人著迷的音樂與豐富的肢體動作讓觀眾們無法自拔。在這同時,一種深藏許久的情緒也悄然浮現,讓空氣都為之凝滯。

短暫的火花通常無法持續,在無情的娛樂事業中,今日的傳奇在眨眼間就會變成明日的舊聞。沒有一種宣傳或行銷可以維持一場秀在歷久不衰的地位太久,除非這場表演具有更深的能量來源;而它也不能一直仰賴舊有的資源,必須不斷的更新、回饋才能保有其新鮮感: 【大河之舞】之所以能夠持續吸引全球的觀眾,正是因為它同時兼顧了這兩者。即使這個節目已經隨著時間成長與轉變,它仍然秉持著首演時的初衷;即使這場表演已經踏遍了世界各地,它仍然不忘回到發源的地方尋找自己的文化。

傳統舞蹈是一種團結同心的表現,它傳遞的是一種歸屬的感覺,每個人都熟習舞步,每個人都可以加入,當舞蹈持續的表演下去,不同世代或階層的人都成了這個族群的一份子。因此這個舞蹈憑藉的是一個穩定存在的文化,每個移動、每段旋律和每個舞步都閉著時間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在這輕快的旋律與狂野的節奏背後,可以想見他們對於這個族群以及整個儀式的存續抱持著強烈的信心。

當然,這個族群不只是存活而己,新的影響進入也會造成它的改變。愛爾蘭的人們從鄉村搬到都市,也從自己的國家遷往另一個國家,他們帶著自己的音樂、舞蹈還有無數的傳奇故事到新的土地。遠離了熟悉的環境,一切的事物也都不再相同,他們的耳朵聽見新的音樂,他們的腳步必須隨著陌生的旋律移動,而他們的故事也必須和新的體驗結合,創造出新的愛爾蘭精神。

這些事情在所有的傳統文化中都會發生,原有的族群越來越少,科技和傳統衝突,原本封閉的社會被迫開放,原有的界線變得模糊。每一個文化都必須面對一樣的問題:我們如何和過去聯結?而在這個詭譎多變的世界裡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意義?

人們面臨痛苦的抉擇,他們可以奮力抵抗外在的世界,拒絕改變,試著保留他們的傳統;或者他們可以隨波逐流,遺忘過去的傳統,融入平波普遍而缺乏深度的文施之中。第一種方式讓文化本身被孤立而且充滿敵對性,第二種方式則讓文化充滿失落的,事實上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帶著從過去繼承的傳統迎向開放的旅程,展現它、開啟它,讓它成為生活而非禮儀的一部份。而這正是【大河之舞】所做的事。

當然,這並非是第一個將觸角伸向國際的愛爾蘭舞蹈,但是所經歷的卻是一場偉大的舞蹈冒險。舞者們的腳步無比輕盈,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技巧高超,也因為他們帶著比其他舞團還要少的包袱呵。他們利用手臂、雙腳、頭來表達自己的舞蹈語言,這幾乎是世界,共通的符號,因此不需要額外的說明,也能憾動人心。他們隨著充滿感染力的音樂舞動,呈現出比觀眾只是隨著音樂點腳更複雜、優雅與敏捷的舞步,但兩者對音樂的反射本能卻是同樣的。

【大河之舞】的表演反映了愛爾蘭文化所發展出的充滿活力的一面,而造也是它首次在都柏林演出時,令觀眾屏息的原因。愛爾蘭的精神充滿了融合與同化,當新的動力被吸入舊的框架之中,而舊的思想似乎被掩埋時,突然間又以嶄新的意義重現在世人面前。不過要在表演之中捕捉其興衰是很困難的:傳統或現代、現實或虛幻、本土或外來,往往只能擇其一但【大河之舞】以優雅又自信的一躍,越過了這一切的藩籬,完整的表達了愛爾蘭人心中的感受-證明事實上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將本有的文化推向未來反而是向過去致敬最好的方式,保留傳統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它跟著時代進步,如此一來才是真正活著的文化。

【大河之舞】從愛爾蘭文化的起源重新賦予一個傳統新生命,就是最好的証明。劣質的商業表演利用它的形式和感受來賺錢,將吸乾這個文化的生命;相反的,大河之舞灌溉著愛爾蘭舞蹈文化的根本,它創造了難以想像的刺激,吸引年輕人加入,釋放全新的能量,也開散了無限的可能性。而反過來說,這些力量也給了表演許多回饋,如被【大河之舞】首演時感動的年輕舞者,現在則在”大雷雨”中參與演出。因為他們 【大河之舞】已經成為愛爾蘭文化的一部份,將古老的傳統以嶄新的面貌呈現。

SI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Kevin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